四、手工记
修竹丛林,覆盖地表,房前屋后,满目苍翠。广德,是中国著名的“竹乡”。广德人,将竹子融进了生活,化作了艺术。
这些竹扇与根雕作品,都以竹子制作而成,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。
在复兴祠山文化的同时,广德县政府也在物色能够展现广德文化的手工艺传承人。
这棵竹子可以砍。
王明德是移民的后代。一百多年前的战火让王明德的祖父迁居此地,同时迁来的,还有他手中的制扇技艺。
我们祖辈都是做扇子的,现在已经是第五代传承人了。
竹扇是折扇的一种,其扇骨由竹子制成。在中国,折扇可追溯至东晋时期,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,折扇与书画艺术结合,成为文人身份的象征与“君子之德”的载体。
王明德在砍竹破篾的声音里成长,小学毕业后他开始跟着父亲学做折扇。算下来,他制作折扇已有六十余年。
我们的扇子,这也叫青面,这个叫黄面,这多了一道工序,这里面叫贴里,烘好以后它不变形,夹的很紧,碗蜡是自己配方,打起来磨上去它的光亮又好,手感又好。
六十多年来,王明德在每一件材料、每一把竹扇上体验“君子之德”。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王明德的人生,因这门制扇手艺而变得充实。
同王明德一样,靳朝晖也在手工艺中倾听心灵的声音。
雕刻嘛,他主要注重在“刻”,“刻”就是减,每一刀下去的时候都要经过充分的考虑。
审视、下刀,在这看似重复的动作中,靳朝晖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时光。这二十年的时光,靳朝晖将心神凝聚在根雕上。
静则深思;深思则创新。
明清时期,皖南地区的砖雕、石雕和木雕等装饰性雕刻相当繁盛,被誉为“徽派三雕”。在耳濡目染中,靳朝晖开始了漫长的艺术探索。如今他将绘画技法与“徽派三雕”的雕刻风格汇入根雕创作,同时又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进行创新。
这件根雕作品名为《北方之神玄武》。它本是一件根抱石。
根抱石是树根在石头缝里面生长,就是根啊,石啊,结合在一起。
靳朝晖随物赋形,雕出蛇和龟的复合体,在传统文化中,这样的复合体被称为玄武。十年前,靳朝晖带着这件作品参加了一个大型根雕博览会,赢得金奖,皖南根雕渐渐产生了影响。
在构建地方文化的过程中,广德县政府将竹扇与根雕纳入到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之中。在政府的支持下,王明德成立了制作折扇的公司,其产品“老王扇子”还受到日本市场青睐,目前每年销量已达三百多万把。同时,政府也协助靳朝晖建成了博物馆“朝晖苑”,用来收藏与展示根雕作品。皖南根雕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。
在祠山文化的发祥地,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手工艺文化正在日益繁盛。百年前的战火曾让传统手工艺消失殆尽,而今,在政府的支持下,广德人将灵感与巧思汇入指尖,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让生活变得精致有味,也让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绵延。
五、航天记
在广德誓节镇的深山中,有一片神秘的土地,它就是中国早期火箭发射的试验场——603基地。
1960年3月,为寻找合适的探空火箭发射试验场,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一行来到安徽广德。最后,他们选定了誓节镇深山里的一个村庄——茆林村。由于选址时间是1960年3月,这个试验场就被命名为“603基地”。
很快,承担火箭研制任务的上海机电设计院进驻603基地。当时,由于山区交通不便,机械设备无法施展,大家就用手拉,用肩扛,凭借对航天事业的巨大热情,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,就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火箭试验场。
大家跟着我走,前面就是我国探空火箭发祥地,我带大家参观一下。
靳方洪,土生土长的誓节镇茆林村人。退休后,他自愿做了603基地的义务讲解员。
在当时过去的环境下,我们是群山缭绕,基地是在一片大山的环绕之下,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。
对早期的中国航天人来说,交通不便还不是主要的问题。真正的困难是科研基础差。科研人员只能用“土办法”制造探空火箭。
一上来没有任何的控制系统的。靠地面测试助推器的燃烧时间,然后用钟表机构去控制这个火箭。
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,火箭发射控制系统居然使用普通的钟表。在这样的艰难条件下,钱学森多次来到603基地指导火箭发射试验,而上海机电设计院的研究人员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。
载人航天一直是中国早期航天人的梦想,1965年1月,钱学森向中央提议,应及早针对重量更大的载人卫星展开研究,而广德603基地的火箭发射试验为实现这个梦想承担起重要使命。
1966年7月,名为“小豹”和“珊珊”的两只小狗,在603基地被送上70公里的高空,并顺利返回。钱学森对这次试验给予重要评价,他说,中国发射生物火箭,就是为载人航天做准备。
早期航天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,勇于探索、甘于奉献的精神,深深打动了靳方洪。为了做好讲解员,他不断查阅资料。
和平图案的内容,包括我们的发射架。
603基地共进行了30多次、多种类型的火箭升空试验,为后续火箭的发射、返回式卫星,乃至载人飞船都打下了基础。
后来我们这里就没有使用了,航天试验转移到中国西北,但是我们这里作为中国探空火箭的发祥地,是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的。
多年后,这里建起了“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”纪念碑。而靳方洪的家乡茆林村,也树起了“中国航天第一村”的石碑。如今,这里正在兴建航天博物馆。广德,永远铭记着早期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与梦想。
六、当代记
2007年5月,距北京奥运会开幕仅一年左右的时间。鸟巢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。此次工程对于地板材料的选择非常严格,不仅要求材料强度高、质量过硬,还要达到环保的指标。
为了挑选出最优质、最环保的地板材料,建设方物色了许多供应厂家。在经过认真的比较和甄选后,最终确定了供应方。让人意外的是,这个供应方竟然来自安徽广德一家尚不为人知的塑木公司,唐道远是这家公司的技术主管,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德人。
2007年我们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绿色建材展,成为奥运会场馆的板材。主要是因为符合奥运会绿色奥运 环保奥运的概念。
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,凭借着丰富的竹资源,广德兴建起很多竹制品工厂。这些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竹废料,而焚烧这些竹废料会导致空气的严重污染。这一直困扰着广德人。
2006年,有一位日本客商找到正在经营竹制品工厂的唐道远,请他帮助收购竹屑。这让唐道远非常疑惑,在广德只能被焚烧的竹屑,日本客商要拿它干什么呢?唐道远来到日本,他发现日本工厂在用竹屑来制作塑木,而塑木则可以用来铺地板。这个发现让唐道远非常振奋。
回国后,唐道远在新材料专家的帮助下,反复试验,终于研究出了塑木的制作配方和关键性的生产技术。唐道远立即大量收购竹屑,投入生产。
于是,原本只能充当燃料的废弃竹屑,在唐道远的手中神奇地变形了。
这就是用来铺设“鸟巢”户外地面的塑木板。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影响力,唐道远的塑木板还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山林之间,空气清新,水源清澈,广德因此成为优质的产茶区。早在宋代,广德出产的茶叶就成为贡茶。
竹海,茶园,青山,绿水,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广德具备了生态优势。如今的广德人正在努力发挥这一优势。
誓节镇侯村水库,一个以康养为主题的度假村即将建成。让生态与康养相伴而行,这是广德人打造的一种当代产业形态。而誓节镇侯村水库,只是这一产业形态的代表之一。在广德多个地方,生态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。
广德人深知自然的馈赠来之不易。在对这方水土的悉心呵护中,广德人正在谋划宽广的未来。永远与自然为友,这是他们的期待,也是他们的承诺。
后记
险要的区位,注定了她多灾多难的历史。怡人的山水,让汇聚于此的移民乐业安居。奇特的地理风貌,厚重的文化积淀,精湛的手工技艺,永不消散的航天梦想,这一切都汇聚在皖苏浙三省交界的这片土地上。古县广德,在太平盛世中华光熠熠,辉映未来。
战火洗礼后的倔强,为秀美的山水增色;千年积淀的历史,托举起欢腾的盛世。广德,广纳八方,德行四海。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-
品质保证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-
多种配音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-
公司化运作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-
双重备案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-
7*14全天候服务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推荐样音
更多收到您的极速试音需求

关注【客服微信】
听最新案例,新客礼包等你拿!
提交成功
试音顾问将在工作日半小时内联系您,请准备试音文稿或参考音频加速匹配
你也可以注册,可自助下单挑选主播,在线接单配音。(7 X 24小时主播接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