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文案列表 专题片解说词 文化专题片 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文案配音员:GN156
文化专题片 806 分享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

鏖战汶川

南京军区联勤部队赴川抗震救灾纪实


公元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,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时刻。一场8级特大地震,使四川汶川地区天崩地裂,苍生悲恸!短短80秒,川北大地面目全非、生灵涂炭,无数父老乡亲被推到生死边缘……

 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
出发,奔赴汶川!

出发,奔赴灾区!

出发,为了拯救埋在废墟中的孩子!

出发,为了千百万蒙难的父老乡亲!

5月14日下午3点,85医院、411医院和455医院抽组的6支医疗队208人,在上海大场场站集结。 晚上6点30分,医疗队抵达成都温江机场。抗震救灾前进指挥部率411医院医疗队向震中汶川进发。可是,通往汶川的路到处都是塌方,路面损坏,桥梁被毁,医疗队与40多支救援部队一道被困紫坪埔大坝。

一边是陡峭山坡,一边是悬崖绝壁,加上余震不断,险象环生,医疗队时刻面临生死考验。指挥部决定组织30人突击队乘冲锋舟挺进汶川,所有队员都举手坚决请战。没想到,水路也因堰塞湖随时都有决堤危险而中断!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汶川是这次地震的震中,水磨镇和映秀镇受灾最重。特别是映秀,曾经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,可如今,已变成一片废墟,这个万人大镇,只有3000多人逃出生天。通往水磨镇的道路刚刚打通,前进指挥部副总指挥沙纪根,立即率411医院医疗队连夜开赴,成为进入该镇唯一一支成建制、药品器材最全的医疗队。通往映秀的道路,处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。但是,死神的威胁,挡不住队员们勇敢前进的步伐!这是一次与死神同行的挺进。一边是水流湍急的岷江,一边是随时可能滑坡的高山,车轮压着路的边缘缓缓前行。路旁,横七竖八地躺着各种砸毁的车辆;前方,不时传来石头滚落的巨响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邡与汶川分属龙门山两翼,相距不到50公里,沿山乡镇灾情严重,蓥华、八角两镇80%房屋垮塌,红白镇几乎夷为平地,三分之二的医疗设施严重毁坏。85医院医疗队抵达后,立即在罗汉寺灾民安置点按野战医院全要素展开。

位于平武县腹地、四面环河的南坝镇,绝大部分民房被毁,交通中断,水电中断,通讯瘫痪。455医院医疗队在第一时间赶到,成为进入该镇的首支医疗队。

5月15日,军区6支医疗队已全部战斗在汶川、什邡、平武三个最偏远、最艰险、受灾最重的地区。

一个个重灾区,一座座废墟下,许多生命急待营救,许多伤员急需救治! 生命高于天,责任重如山。

还没来得及整理行囊,队长胡佳乐带领队员们立即在水磨镇上的菜市场开设野战医疗所,并派出小分队穿梭在各个村寨,争分夺秒抢救受伤群众。从废墟中救出的彝族妇女英卓危在旦夕,队员们在菜场案板上为她施行手术,争分夺秒与死神搏斗,终于将英卓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砖墙压伤导致臂部大面积血肿的李翠花,全身无法动弹、局部开始糜烂出现感染性休克,气息微弱,经过引流手术,转危为安;不慎触电猝死的刘学华,呼吸、心跳已经停止10分钟,瞳孔开始放大,经过全力抢救,医疗队也把他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!就是在这样的手术台上,医疗队先后实施160台手术,成功救治1200多名伤员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411医院另一支医疗队抵达映秀后,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废墟下展开生死大营救,处处闪耀的“红十字”,温暖地告诉乡亲和孩子们:解放军来了!医疗队来了!

85医院医疗队抵达当天就收治重症伤员100多名。他们与什邡市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携手联动、并肩战斗,在市区15个灾民安置点设立救护所,同时派出5支医疗分队在红白、蓥华、八角等受灾最严重的乡镇开设紧急救治点,在第一时间快速构建了切不断的 “三级救治链”。当地医疗单位的同行由衷地赞叹:只有部队医院才能这么快速地救治伤员!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洛水镇的杨启菊,家中房屋倒塌,虽然死里逃生,但因惊吓过度,出现早产征兆,加上患妊娠高血压,送到野战医院时情况危急,医疗队与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一道,在帐篷里为她成功施行剖腹产手术。他们与驻地医疗机构联手救治受灾群众的事迹,不仅在灾区传为美谈,还被央视联线,做了现场直播报道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开赴绵阳市平武县的455医院医疗队,因道路阻断、通讯中断,与外界失去联系整整5天。在队长沈旭东的带领下,医疗队孤军深入受灾严重的南坝镇,克服缺水、缺电、缺给养等种种困难,积极主动展开救治。当天,在南坝镇中心小学成功救治70多名受伤学生。

就是在这样的帐篷医院里,军区6支医疗队先后实施各类手术1763台,救治重症伤员14087名。野战化的医疗救治模块,便携式的医疗器械设备,为灾区群众撑起了一片希望的蓝天。

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。

这是一场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搏弈。

这是一场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的拼搏!

野战运血车来了!5月19日,南京总医院两辆新型野战运血车,携带军区驻宁部队官兵捐献的1万毫升血液抵达灾区,在德阳、绵阳两地开设野战血站。这是我军首次在公共卫生事件救援中使用这种装备,也是我军目前最先进的野战采供血装备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心理专家来了!5月21日,杭州疗养院、第102医院抽组的2支心理干预分队抵达灾区,在什邡和平武为受灾群众和救灾部队官兵开展心理咨询服务。

家防疫队也来了!5月26日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第81医院、第454医院抽组的5支卫生防疫队携14吨药品器材抵达灾区,在什邡红白、湔氐、蓥华三镇数十个村庄展开疫情监控。

至此,15支卫勤力量、281名官兵,分别在8个县市31个点上打响抗震救灾战役,医疗队也从单一的医疗救治任务,转为集医疗救治、卫生防疫和心理服务“三位一体”的全方位救治服务。 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不管环境多艰苦,条件多恶劣,余震多危险, 411医院医疗队在许恒队长的带领下,为灾区群众坚守,像钉子一样牢牢扎在这块多难的土地上。

与映秀仅十里之遥的银杏乡,由于道路中断,成了“孤岛”。地上无路走天路!驻映秀的411医疗队派出突击队搭乘直升飞机空降银杏。前往东界脑村的道路,被当地人称做“死亡通道”,山体时有滑坡,山路蜿蜒陡峭,隧道漆黑漫长,突击队队长陈森林带领队员,在这段长达12公里、需走4个小时的山路上,徒步往返了4趟,直到村里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山外。医疗队员坚守孤岛40多天,以干粮充饥,靠双腿巡诊,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,誓死捍卫着当地群众和救援官兵的健康和生命。

蓥华镇是什邡市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。在救治点上,85医院医疗队队长张春阳,不顾个人安危,带领6名医疗队员一边收治伤病员,一边深入一线巡诊,把关爱送到群众家门口、送到百姓心坎上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水观乡的群众急需救治,455医院党员突击队翻山越岭,徒步100多公里,走遍18个村寨,使2000多名伤病群众得到及时救治。他们还把医药送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虎牙、白马、水晶藏族乡等多个“无医区”,足迹遍布平武县25个乡镇。

5月25日下午,青川县再次发生6.4级余震。此时,奉命前往映秀镇黄家村搜救伤员的411医院李帅菲一行,正在翻越一座1400多米的高山。前方不断有石头从山上滑落,但是,他们脸上毫无惧色,继续前行。像李帅菲这样的非现役人员,6支医疗队中共有28名。他们虽然不是军人,却有着与军人一样的坚毅与果敢!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为确保任务区内不发生一例传染病疫情,由博士、硕士组成的卫生防疫队,积极开展疫情监测、食品及饮水卫生、环境卫生、消毒处理及卫生防病知识宣传等工作,指导帮带当地防疫队伍,在各个医疗救治点指定联系人,建立预警机制监测防控传染病疫情,为灾区军民筑起了一道抵御“疫魔”侵袭的钢铁防线。绵竹县清平乡防疫形势十分严峻,防疫队主动请战,空降该乡,昂首挑起水源监测、防疫消毒的重任。

由杭州疗养院心理科主任娄振山率领的心理干预分队,在什邡市区23个受灾群众安置点和红白、蓥华、八角等5个乡镇数十个自然村,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骨干培训,还借助“空中电波”的辐射优势,多次走进成都交通广播电台直播间,帮助灾区群众走出心理阴影,恢复重建家园信心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在平武县,由102医院副院长张理义率领的另一支心理干预分队,夜以继日地为当地群众和救援部队官兵授课,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,提供多重心理援助。死神危胁没有吓倒张理义,超负荷的工作,却把他累倒在工作现场。

为了生命,我们决不放弃。

为了生命,我们拼命坚持。

为了生命,我们不惜一切。

为了生命,我们宁愿以生命交换生命!

灾情、险情,挡不住救灾队员一心为民的真情。在余震不断的废墟中、在险象环生的山路上、在通讯阻断的村寨里,一双双“铁脚板”,一次次深入搜救“盲点”,传递着人民子弟兵的爱民深情。 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“亲爱的爸爸:地震发生已经两个多星期了。直到现在,我还无法整理起充满震惊、悲伤和感动的心情……” 

“‘我们一起加油’,这是你在灾区给我发回的短信。我知道,这声勉励背后有你深深的担忧。已经高三的我即将迎来关键时刻,而身为父亲的你却在千里之外……”

如果说,女儿高考,作为父亲缺席助威,是黄河一生的遗憾,那么,在父亲患晚期癌症、病入膏肓之时,作为儿子毅然选择出征的“不孝”之举,恐怕也将是范颂杰永远的愧疚。在抗震救灾一线,范颂杰把家事藏在心里,科学组织指挥,灵活处置情况,以一流的管理、过硬的作风,集中展示了军区抗震救灾医疗队的野战生存和救治能力。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许多队员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,类似的故事实在是不胜枚举,但是临危受命,在责任和使命面前,他们选择了坚决服从,选择了义无反顾,选择了舍家忘我。因为,他们深深地懂得,“人民军队为人民”,不仅是我军永恒不变的宗旨,更是子弟兵与人民群众,血浓于水的生死约定!

因为这样一种约定,丈夫丢下了正在临产的妻子,只能在废墟间通过海事卫星电话聆听孩子出生的啼哭。妻子抛下了刚刚做完大手术需要照顾的丈夫,把原本留给丈夫的关爱捧献给了灾区伤员。

因为这样一种约定,455医院医疗队走进帐篷学校,主动承担起数百名学生的医疗保障和心理疏导等工作,并与29名少数民族儿童,手拉手、心连心,结成长期帮扶对子。

因为这样一种约定,医疗队每次进村入寨,为了能够多带一些药品,宁愿忍饥挨渴,只带一点点干粮和水。更让人难忘的是,这些来自大上海的姑娘们、这些被称为“天之骄子”的博士硕士们,尽管平日里爱干净、爱美丽、爱风度,但是,他们身在灾区、感同身受,就这样和衣而睡、席地就寝,也无怨无悔!
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” 这是军中儿女挥洒在废墟间的铮铮誓言!

411医院护士邱杰在日记中写道:“就算是鬼门关,我们也要把南京军区医疗队的旗帜扛过去!就算是地狱,我们也要为山里的人带去希望和光明!”

85医院政治处主任陈徽军和丈夫童强,在不同的医疗点上通过手机短信互相支持鼓励,诉说着一段生死约定、并肩战斗的感人故事。

为了抚慰父母双亡的小男孩,455医院护士长吴佩宁精心呵护、悉心照料,母爱般的真情,温暖了孩子幼小的心灵。

爱在灾区流动,情在人间传递,誓言在天空回响,红旗在废墟上飘扬,感动着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灾区群众……

灾难终会过去,这片土地,也终将恢复昔日的美丽。因为,我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!因为,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!

别了,汶川!别了,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。

愿逝者安息,生者坚强。

让我们生死相约、血脉相连、心手相牵,在废墟上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!  

历史将永远铭记,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巨大伤痛。

历史将永远铭记,挺进汶川的这场生命大营救。 
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鏖战汶川(解说词文案节选)


免责声明:以上整理自互联网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(我们重在分享,尊重原创,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)

为您的创意找到最好的声音

平台累计配音,超40,050,000 分钟

  • 品质保证
    15年专注网络配音行业 500+国内外专业配音员
  • 多种配音
    中文多场景配音 提供小语种配音
  • 公司化运作
    提供正规发票 签订服务合同
  • 双重备案
    工信部公安双重备案 取得文化经营许可证
  • 7*14全天候服务
    公司实现轮流值班 9:00-21:00都有客服
更多